
什么叫做房改房?房改房的產權是多少年?
房改房,是指于1994年國務院發文實行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產物,是我國城鎮住房由從前的單位分配轉化為市場經濟的一項過渡政策,現如今又可以叫做已購公有住房。那么房改房產權是多少年?房改房怎么定義?
一、房改房產權年限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限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這使得住宅業主感到安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問題,消除了二手房購買者對土地使用權年限的后顧之憂,將促進二手房的流轉,有利于提高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
雖然《物權法》沒有提及續期后的費用及相關問題,對商業和綜合建設用地如何處理,能否自動續期也沒有具體規定,不過,隨著后續法律法規的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將對《物權法》相關部分進行補充。
二、房改房產權界定范圍
1、按成本價采購的房改房
按成本價采購的房改房,其房子的運用、占有、處置的權力悉數歸產權人一切,不需通過原產權單位贊同就可處置。但其房產證上有未交納土地出讓金和以成本價采購等記載,因此在再進行轉讓時,買賣雙方應根據各地不相同的規則補繳必定的費用,不然不能處理過戶手續。
2、按規范價采購的房改房
按規范價(報價低于成本價)采購的房改房,其房子的運用、占有、處置的權力悉數歸產權人一切,也不須通過原產權單位贊同就可處置。在2003年之前,已購房改房(含成本價和規范價房)上市需批閱,收益需按必定規范和原產權單位分紅,規范價房改房出售時原產權單位還具有優先采購權,這些約束現在都已取消(除非在與產權單位簽定的公有住房買賣合同中有特殊約好)。在再進行轉讓時,買賣雙方也應根據各地不相同的規則補繳必定費用,不然不能處理過戶手續。
3、按規范優惠價采購的房改房
按規范優惠價采購的房改房與按規范價采購的房改房的約束條件是相同的。
規范優惠價是比規范價更優惠的一種方法,依照規范優惠價采購的房改房,其產權人要想再上市買賣時,與規范價產權房改房的買賣是相同的。
依據國務院發布的《對于全部推進鄉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相關規定,只需享有福利分房權力的職工,依國家政策規定參與房改,交納了購房款,即對房改購得的房子享有產權,不應以未發房產證而否定其權力。
編輯推薦
最新發布
-
推薦城市
-
新樓盤推薦
-
小區動態